跌落式熔断器作为配电线路关键保护设备,其名称体系折射出技术发展脉络与行业认知演变。本文以恩彼迈跌落式熔断器为例,从技术特征、地域习惯、标准规范三个维度,系统解析该设备的术语体系及其应用场景。
一、技术特征命名法
动作特性命名
"跌落式"源于熔断后熔管自动脱扣下落的机械特性,准确描述其动作形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中称为"drop-out fuse",强调分断后的物理位移特征。此命名方式直观反映设备工作原理,广泛应用于工程现场。
灭弧介质命名
依据灭弧介质差异,存在"喷射式熔断器"(expulsion fuse)的别称。该术语源于熔管内部产气材料在电弧作用下生成高压气体实现纵向吹弧的技术特征,符合IEC 60282-1对气体喷射型熔断器的定义。
结构特性命名
部分地区采用"跌落开关"的称谓,强调其兼具熔断器与隔离开关的双重功能。GB/T 15166规定,当熔断器满足可见断口、明显断开点要求时,可视为负荷开关使用,此类命名常见于农网改造技术文件。

二、地域习惯性称谓
中国技术体系
国标体系(GB/T 15166)采用"喷射式熔断器"作为标准术语,但在电力行业规程(DL/T 640)中普遍使用"跌落式熔断器"。工程实践中存在地域差异:华北地区多称"跌落保险",江浙沪地区惯用"令克"(源自英文link的音译)。
国际技术语境
北美ANSI C37.40标准定义为"expulsion cutout",强调熔断后的电路切断功能。欧洲EN 60282标准使用"drop-out fuse-disconnector",突出其隔离功能。日本JIS C4609采用"落下形ヒューズ"直译表述,保留动作特性描述。
三、标准化演进历程
功能整合趋势
IEC 62271-111将传统跌落式熔断器归类为"熔断器-隔离开关组合电器",推动术语向功能复合化发展。新版GB/T 15166.5新增"负荷熔断器"术语,体现设备向操作电器演进的技术路线。
参数化命名规范
行业标准DL/T 640规定完整命名应包含:额定电压(如12kV)、额定电流(如100A)、型号代码(如RW12-10)。典型示例"RW12-100/6.3"表示额定电压12kV、电流100A、开断能力6.3kA的户外熔断器。
智能设备术语革新
随着电子式熔断器发展,出现"数字熔断器"(digital fuse)等新术语。此类设备采用PTC材料与传感器融合技术,虽继承跌落式结构,但保护特性已发生本质变化,需在术语体系中建立新分类。
四、术语应用指导原则
技术文档规范性
设计文件中应优先采用GB/T 2900标准术语,避免使用"跌落保险"等非标称谓。涉外工程需注意ANSI与IEC术语转换,如"cutout"对应中文"熔断器"时需注明结构类型。
运维沟通准确性
现场操作宜使用"跌落式熔断器"标准名称,辅以设备铭牌参数确认。涉及旧式设备时,需核查历史档案中的"柱上熔断器""户外保险"等历史术语对应关系。
技术迭代适应性
关注IEEE P2746新提案中"智能跌落开关"(intelligent drop-out switch)等前沿术语,其集成故障检测、无线通信等功能,术语演变反映设备智能化发展趋势。
五、结语
跌落式熔断器术语体系是技术特性与行业实践的具象化表达,既需保持标准术语的严谨性,又要包容技术演进中的概念创新。恩彼迈在工程应用中严格按照术语对照表,强化设计、采购、运维环节的术语一致性,同时跟踪IEC/TR 63296等术语规范更新,提升技术交流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相关文章:
